造訪巴黎,我的Must Go List中一定有這個地點:羅浮宮(Musee du Louvre)
以及近年來最盛行的陰謀小說:達文西密碼……
讓人對這間美術館有太多的奇想與憧憬
老實說,第一眼看到由貝聿銘大師所設計的透明金字塔時,的確感動不已!
1204,法王菲力二世(Philip II Augustus)正準備進行第四次的十字軍東征,為了保障自家安危,在塞納河下游建造了羅浮宮堡(Louvre Palace),希望能防禦來自大西洋海上的頭號敵人:維京人(Vikings)以及百年仇敵英國。
14世紀,法王查理五世(Charles V)決定位於西提島上的宮殿太過擁擠,因而將羅浮宮堡改為王宮。然而在15~16世紀期間,英法的百年大戰讓法國王室搬至羅亞爾河一帶,直到16世紀中葉,法蘭西斯一世(Francis I)才重返巴黎居住。
這位熱愛義大利畫派的國王,大量購買了達文西的作品,包括了著名的【蒙娜麗莎的微笑(The Mona Lisa)】。此外,國王將原來的羅浮城堡拆毀,並請建築師Pierre Lescot重造一座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,之後亨利二世、亨利四世、路易十三等國王陸續整修了羅浮宮。太陽王路易十四曾計畫放棄羅浮宮,但後來改變主意,而將羅浮宮改建成了巴洛克風格的正方形庭院,此外,一生迷戀藝術的路易十四購買了歐洲各派的繪畫(但最終卻將國庫給虧光……)
1789年,法國大革命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,也將羅浮宮送給了大眾,1792年5月27日,法國國民議會宣布羅浮宮為公共博物館。
羅浮宮在數百年間,一直被分割成多處,直到1981年,法國總統弗朗索瓦‧密朗特(François Mitterrand)當選時宣布「讓羅浮宮恢復原來的用途」,讓成千上萬的藝術品重見光明,羅浮宮成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博物館!
密朗特另一個重要貢獻,便是邀請華人建築大師:貝聿銘(Ieoh Ming Pei)為羅浮宮設計全新的入口,讓參觀路線重新整合、分流,不需再繞行7~800公尺或穿越其他展廳才能繼續參觀。
對於羅浮宮歷史有興趣的人,歡迎自行Google!
但看到漫長的人龍,決定放棄,
也考慮在延長開放時間的晚上去參觀,
最後還是決定「該做的事要先做」,趕在星期一一早就入場參觀了!
(BTW,一直搞不懂為什麼大家都選擇人工購票窗口呢?用機器買不是快很多嗎……)
好了,光是歷史背景就落落長,接下來才是林姥姥逛羅浮大觀園了!
參觀資訊:
75058 Paris Cedex
Open Hour: AM9:00~18:00 (Close in Tuesday)
Entry Fee: 10€ (官方網站的新價格,11月的時候還9.5€說)